海步醫(yī)藥國際通用技術要求下的藥品質量研究
分類:
海步成長營
發(fā)布時間:
2020-12-16
2018年4月13日,北京海步醫(yī)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喜迎美國三和藥業(yè) T3 PHARMA LINK創(chuàng)始人兼總裁湯麗雅博士、南京柏賢醫(yī)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(jīng)理肖柏明博士蒞臨指導,并圍繞“藥物質量法規(guī)ICH與分析方法”及“分析方法的起點,終點及周期管理”等藥品質量研究方面開展了精彩的學術報告。
我公司堅持“以技術為核心、以人才為根本”的治企方針,在醫(yī)藥科研領域中不斷強化提高研發(fā)人員的科研水平,此次學術報告也為公司的化學藥物研發(fā)工作注入了先進的研發(fā)思路,并通過公司項目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的將藥物研發(fā)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完美的結合。
湯麗雅博士在此次培訓中,針對藥物質量法規(guī)ICH方面:對藥物分析方法尤其是不同研發(fā)階段的分析方法的規(guī)范及合理性做出指導;除藥典標準、CFDA發(fā)布各藥物研發(fā)指導原則外,針對各類雜質的控制方法及要求,如基因毒性雜質、異構/手性及殘留溶劑等。分析方法的起點、終點及周期管理方面:包括分析方法的質量源于設計,方法的目標,風險評估;分析方法的驗證、確認及轉移等。經(jīng)過此次系統(tǒng)的講解培訓,相信今后同事們分析方法開發(fā)過程中的思路將會更明晰。
湯博士很詳細的對ICHQ8、Q9、Q10進行了講解,對于藥品研發(fā),過去關注的是數(shù)據(jù)傳遞、可變的輸出量,而現(xiàn)在更關注知識傳遞和基于科學/一致的輸出量;質量風險管理,過去缺乏定義,非結構化,而現(xiàn)在使用結構化流程;Q10藥品質量體系,提示我們在未來,應建立貫穿產(chǎn)品生命周期的質量體系,且整個生命周期質量體系要保持一致性;Q12指導企業(yè),在操作規(guī)程中應增加超出規(guī)定限度之外的情況下,如何操作和處理,以減少上市后變更的復雜性,為我們的研發(fā)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關于基因毒性雜質,ICH M7有詳細的基因毒性雜質分類,概況起來大致分為以下幾種:
Impurity Class 雜質類別 |
Definition 定義 |
Guidance for control 控制指導 |
Class 1 |
Known mutagenic carcinogens 已知致突變致癌物 |
Control at or below compoundspecific acceptable limit 控制在化合物特異性的特接受限度以下 |
Class 2 |
Known mutagens with unknown carcinogenic potential (bacterial mutagenicity positive*, no rodent carcinogenicity data) 致癌性未知的已知致突變物(細菌致突變性陽性*,無嚙齒動物致癌性數(shù)據(jù)) |
Control at or below acceptable limits (appropriate TTC) 控制在可接受限度(合適的TTC)以下 |
Class 3 |
Alerting structure, un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drug substance; no mutagenicity data 警示結構,與原料藥結構無關;無致突變性數(shù)據(jù) |
If non-mutagenic = Class 5 如無致突變性,歸為5類 If mutagenic = Class 2 如有致突變性,歸為2類 |
Class 4 |
Alerting structure, same alert in drug substance or compounds related to the drug substance 警示結構,與原料藥結構有關;無致突變性數(shù)據(jù) |
Q3A Q3B
|
Class 5 |
No structural alerts, or alerting structure with sufficient data to demonstrate lack of mutagenicity or carcinogenicity 無警示結構 |
基因毒性雜質分析中使用的分析技術,歸類起來有以下幾種:
對于大多數(shù)藥物的基因毒性雜質,可以用LC-MS及GC-MS來進行檢測,各種分析技術方法的使用百分比見下表:
對于分析方法的質量源于設計,湯博士更是有一套自己有效的DOE方法,可以使用“魚骨圖”或表格形式,分別分析各參數(shù)的風險因子,根據(jù)風險級別的大小,確定分析方法設計空間。
Risk for Low or High Assay/Impurity Results(含量/有關物質風險評估表) | |||||
Risk Factor (Failure mode) |
Severity high=3 medium=2 low=1 |
Probability high=3 medium=2 low=1 |
Detectability high=1 medium=2 low=3 |
Numerical Rating S×P×D |
CQA |
Environment | |||||
Room Temperature | 1 | 1 | 1 | 1 | |
Room Humidity(regular samples) | 1 | 2 | 1 | 2 | |
Room Humidity(hydroscopic samples) | 3 | 2 | 1 | 6 | Y |
Material | |||||
sample | |||||
Solvent(more risk on impurity) | 2 | 2 | 2 | 8 | Y |
Water(more risk on impurity) | 2 | 2 | 2 | 8 | Y |
Analyst | |||||
Weighting | 3 | 2 | 2 | 12 | Y |
Mixing | 3 | 2 | 2 | 12 | Y |
Transferring | 3 | 2 | 2 | 12 | Y |
Glassware | |||||
Volumetric flask&Pipette | 3 | 2 | 1 | 6 | Y |
Autosampler Vial (more risk on impurity) | 3 | 1 | 2 | 6 | Y |
Bottle & Baker | 1 | 1 | 2 | 2 |
其中紅色代表高風險,黃色代表中風險,綠色代表低風險。
根據(jù)風險評估的結果及驗證的結果,確定分析方法轉移驗證的方案,使方案更科學、合理。
肖柏明博士對該次講座進行了更深層次的點評和補充,同時以項目中的實例進行了再次強化鞏固,使同事們對化學藥物研發(fā)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講座持續(xù)了9個小時左右,通過此次培訓,海步醫(yī)藥的同事們受益匪淺,老師們帶來的先進的研發(fā)思想,開拓了大家的研發(fā)視野。兩位老師也表達了對大家學習態(tài)度及積極性的認可,相信在今后的藥物研發(fā)工作中可以學以致用,為公司蓬勃穩(wěn)健的發(fā)展做出貢獻。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